诉讼能力鉴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提交申请:
由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裁定被鉴定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法院指定鉴定机构:
法院根据申请,指定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过程:
鉴定机构会对被鉴定人进行一系列评估,可能包括询问被鉴定人、家属,审查相关病历,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等。
法院作出判决:
鉴定完成后,鉴定机构会出具鉴定意见书,法院根据鉴定结果作出最终判定。
见证要求:
如果鉴定过程中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应通知被鉴定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到场见证。
诉讼能力评定的标准主要包括:
被鉴定人是否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且患有精神疾病影响诉讼权利行使,被评定为无诉讼能力。
被鉴定人是否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的自诉人,且患有精神疾病影响诉讼权利行使,被评定为无诉讼能力。
控告人、检举人、证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实的证言,且患有精神疾病影响对客观事实的理解或判断,被评定为无作证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与医院的精神病评估在法律效力上有所不同,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文章:
高德发布全球首个AI导航智能体,让导航变得“会思考、能预判、有温度”04-15
云南已向缅甸发送6批省级救灾物资04-12
太原海关首次截获有害生物突叶并盾蚧04-08
抚州市自然资源局在崇仁县开展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04-04
证监会将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