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表示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无效的,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违背了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指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法律关系。在虚伪表示的情况下,行为人和相对人都清楚他们表示的意思并非真实意图,双方通谋作出与真实意愿不符的意思表示。由于这种行为缺乏真实的意愿,法律认为其不具有法律效力,以保护法律关系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第146条的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虚假的意思表示而实施的,那么这个行为在法律上是不被承认的,也就是说它是无效的。
此外,如果虚伪表示背后隐藏着其他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这个隐藏行为的效力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虚伪表示与真意保留在法律上是有所区别的。真意保留是指表意人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相对人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真意保留所涉及的民事法律行为通常是可撤销的,而不是无效的。
相关文章:
为什么虚伪表示无效01-08
协议签名怎么签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