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处理是指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追究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责令书面检查:
要求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通报批评:
在一定范围内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公开谴责:
通过公开渠道对责任人进行谴责。
诫勉:
通过谈话或书面方式对责任人进行诫勉。
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
对失职失责且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责任人,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措施。
纪律处分:
对失职失责且危害严重的责任人,依照追究纪律责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引咎辞职:
责任人因官僚主义或重大隐患未防范等原因,需承担领导责任并引咎辞职。
停职:
在事情未完全调查清楚前,先停掉工作等待调查。
免职:
事情已较清楚,责任人需承担责任,被停职和免职不是终点,若发现有权钱交易等现象,将追究司法责任。
撤职:
在事态清楚的情况下,直接给予行政处分,表明追究官员责任。
问责处理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程序合法,并且对于重要的问责案件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知晓问责过程和结果。此外,还需注意防止滥用问责和在问责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文章:
关于“大灾难”谣言,日本气象厅发声07-07
赤水河鱼越来越多的背后07-06
国盛智科:两名员工持股平台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2.80%公司股份07-06
国网屏南县供电公司:严阵以待 筑牢台风“丹娜丝”防御安全网07-06
70岁影帝任达华在山东老家种玉米:静待秋收,我来掰棒子!上个月刚割了小麦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