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身智能是当下热门的重要研究方向,并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复旦大学今天(3月31日)成立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将整合校内团队、联合优势企业,共同推动具身智能的前沿研究与应用落地。研究院还将与学校6大新工科创新学院之一,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紧密联动,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具身基础模型、具身数据集、开放可信人工智能平台OpenTAI等多项新成果也在今天的成立仪式上发布。同时,研究院还与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优复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复旦科创母基金介绍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
据复旦大学副校长、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院长姜育刚介绍,这个今年1月刚刚成立的校级实体运行科研机构,致力于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移转化,通过整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控制系统及科技伦理等多学科力量,研发具有自主探索能力、持续进化特性且符合人类价值观的智能体,为未来人机协同与智能社会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
目前研究院布局的研究方向有5个——
基础模型,主要研发新一代具身智能模型,实现跨本体、跨场景、跨任务的泛化能力,推动实现通用具身智能;
数据引擎,这也是具身智能的支撑技术,主要研发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打造高质量数据引擎为具身智能研究提供可持续的数据支撑;
具身交互,研究拟人行为、情感和交互,推动实现更自然、更人性化的具身交互体验;
本体研制,融合仿生结构、智能感知和驱动技术,打造兼具敏捷性与适应性的具身智能物理载体;
可信机制,聚焦风险感知与价值对齐,构建完善的可信评估与增强体系,使智能体的决策和行为符合人类价值观。
姜育刚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具身智能最近很热,但从整个技术发展来看,还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具身智能的大脑和小脑,还是具身的本体,虽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要实现跨场景、跨任务的大规模应用,仍有大量理论与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院成立后将通过对具身大脑、小脑以及本体的关键部件和能力的持续研发升级,逐步落地到先进制造、康养家居等应用场景中。
和很多工科研究院不同的是,这个研究院将与哲学学院的科技伦理研究团队深度联动。姜育刚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过程中,可信是最重要的保障,尤其是具身智能从数字世界走进日常生活,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院将在推理层、控制层、交互层等全链条关注可信的问题,确保新技术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相关文章:
清明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突破4000万元04-02
行业观察|持续向上构筑技术护城河 2024年赛力斯营收破千亿04-02
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新规发布04-02
该重新定义的,是车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04-02
扮演海王跳操被强制下播,刘畊宏回应服装争议:想要有新鲜感和话题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