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部今日公布了一起间谍犯罪案件,境内某知名企业的内部文件外泄,文件内容涉及我核心利益。线索竟然指向一名看似无法接触到此份文件的嫌疑人。他是谁?他又是如何窃密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迷雾重重 谁在窃密
发现内部文件外泄线索后,国家安全机关立即开展侦查,并将重点放在了知悉此份文件的人员身上。该内部文件系国内重要产业核心技术,一旦泄露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案情重大,限时破案、抓住窃密者就是保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受损失。然而,办案干警发现这起窃密案件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复杂、严重。该文件知密范围极小,接密人员均不具备作案动机和条件,也未发现异常情况。办案干警扩大了侦查范围,可是想在不惊动嫌疑人的情况下精准锁定目标,难度极大,办案干警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精准识谍 千里寻间
间谍犯罪总是有迹可循,一份记录引起了办案干警的注意。运维人员欧某案发前经常为该公司维护设备,但案发后设备维护记录上便没再出现过他的名字。同时,嫌疑人在窃取这些文件时留下的蛛丝马迹逐渐清晰,相关证据也指向了欧某,窃密者终于浮出水面。但欧某似乎预见要“东窗事发”,在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其展开正式调查前辞职,去向不明。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多地国家安全机关密切配合,迅速锁定欧某远在千里之外的落脚点,并固定了其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欧某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钻洞觅缝 坠入深渊
经审查,欧某对其从事间谍犯罪的行为供认不讳。欧某交代,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以“问路”为由,与其攀拉搭识。熟识后,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向欧某表示,愿意提供可观的报酬换取欧某服务企业的情报。面对金钱的诱惑,欧某按照对方布置的情报搜集任务,利用运维人员的工作之便以及该企业设备管理的漏洞,窃取涉密文件电子版并提供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高额报酬。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已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待欧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惯用伎俩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次简短的寒暄,一次网上的留言……可能不是简单巧合,而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精心设计的圈套。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常会以贴靠搭讪、交流咨询等形式寻觅“猎物”,进而实施拉拢策反。
别有用心的街头搭讪。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通常会紧盯核心涉密岗位人员,以问路、咨询等各种借口与其关注人员进行搭讪。当得到回应后,其会在交谈中套问个人基本情况,想尽办法留下联系方式,以“再请教问题”“交朋友”“请吃饭”等名义为日后进一步联系打下基础。在几次联系熟络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伺机套取我内部涉密信息,开展窃密活动。
处心积虑的公务交往。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会乔装打扮身份,通过参加谈判、讲座、展会、研讨会等各种交流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识参会人员,并以现场交换名片等方式获取其重点关注人员联系方式,进而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以“请教问题”“交换意见”“结交朋友”等名义与被选定人联系约见,逐步实施拉拢、渗透,伺机开展窃密活动。
暗流涌动的网络社交。
利用网络开展策反活动,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较常使用的手段,比如他们会事先搜集我重要领域人员的电子邮箱,伪装身份后通过电子邮件结识攀拉;比如在各类论坛、聊天室、网络游戏中物色有价值对象等。在网络上成功结识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继续在线上保持来往伺机渗透,也可能从线上发展到线下,面对面实施策反。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广大人民群众应主动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有效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如遇突如其来的无端搭讪,要第一时间提高警惕,尤其是涉及敏感话题时,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如遇境外人员主动索要联系方式或私下单独邀约,则更要留神注意,避免深入交流。
严格自律,规范个人行为。
广大人民群众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在网上随意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重点领域涉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工作纪律,坚决拒绝任何人员提出的涉及国家秘密或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要求。
及时报告,共筑安全防线。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及可疑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个人在境外遇到间谍组织拉拢策反怎么办?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个人在境外遇到间谍组织拉拢策反,一定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洁身自好,坚守底线。
凡对组织活动的主办单位、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场地情景不清楚时,不随便应邀;
对于露骨的策反“不理睬、不答复、不上当”;
如遇栽赃陷害不紧张、不害怕,弄清底细,妥善应对,并如实向我国驻外机构等有关部门报告;
如被要求参加其间谍组织时,要以适当理由拖延或拒绝,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遇有疑似间谍拉拢策反等情况,要在脱身后第一时间向我国驻外机构等报告,切不可隐瞒不报。
如果被迫加入了间谍组织,应当如何挽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间谍组织、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应当立即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也可以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或者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来源:红星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国家安全部、此前报道

相关文章:
“招环卫工要35岁以下”,调整了02-22
某国一等兵变身“特务J”?别在网游中沦为“失控玩家”02-21
远洋集团境外债务重组方案预计两个月内生效02-20
冒牌服饰在境外“洗澡”后以正品出售,10人被抓涉案2000万元02-20
广州一街道调整环卫工招聘条件:在18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02-20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年内封关运行,意味着什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