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微短剧行业内容创作的多元化与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澎湃短剧频道上线一个月之际,澎湃短剧频道x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携手高校专业力量,借助DeepSeek开展AI共创,探索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本篇聚焦非遗元素微短剧《锦衣巷》。

主演 刘仪伟、朱铁雄/集数 14/出品 红果短剧联合OST传媒
《锦衣巷》围绕四川成都一条即将没落的老巷“锦衣巷”展开。程家班老班主程松因对老巷感情深厚,拒绝搬迁并希望重现其旧时盛况。孙子程锦为完成爷爷心愿,邀请曾居住于此的传统手艺人回归,通过重振皮影戏、相声、川剧变脸等非遗项目,再现了巷子的文化活力。
首先,《锦衣巷》承载了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锦衣巷》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重振老巷”的主线,将诸多非遗技艺融入现代叙事。剧中,程锦利用新媒体直播吸引年轻人关注老巷,这一设计既符合当下媒介传播趋势,也隐喻了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突围路径。在剧中,程爷爷与朱铁雄饰演的国风博主合作表演变脸,通过镜头语言对比传统舞台的庄重与直播间的即时互动,展现了新旧媒介的碰撞与共生。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本剧中四位老一辈传承者(程、李、张、王)的塑造是剧集的亮点之一。程爷爷的固执坚守、李爷爷的幽默豁达、张爷爷的技术偏执、王爷爷的市井精明,通过细节刻画(如张爷爷擦拭皮影道具的仪式感)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不同面向。这种差异化群像设计,暗合了非遗传承中“匠人精神”的多元形态。
但同时,《锦衣巷》作为一部具有突破性的作品,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显现出了目前短剧市场共有的“重流量轻叙事”的创作惯性。在叙事结构上,剧集以“重聚锦衣巷”为目标搭建叙事框架,但中段情节稍显偏离了主线,试图通过“老巷危机”“代际矛盾”“网红经济”等多线并进增强戏剧张力,却缺乏有效的勾连机制。例如“李爷爷收徒”支线未与主线形成闭环,成为了孤立的情节碎片。另外,在叙事节奏上,微短剧受限于时长,需在有限篇幅内完成起承转合。但本剧在中段过度铺陈冲突(如开发商逼迁、角色争吵),导致后期“老巷复兴”的高潮仓促收尾,削弱了主题升华的力度。
然而,《锦衣巷》的探索具有行业启示意义,它聚焦传统文化、并融入了诸多四川地标和川剧服饰、方言等元素,强化了地域文化认同。《锦衣巷》证明了微短剧可以成为承载文化表达的严肃命题。若能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找到平衡,此类作品或将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真正桥梁。
作者:刘禹佳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24艺术管理MFA
指导老师:易非
技术支持:DeepSeek x 派生万物
刘禹佳
相关文章:
打造微短剧高地 头部企业入驻中国西部微短剧产业基地02-22
长短剧之争?爱奇艺龚宇“炮轰”红果短剧02-22
侯鸿亮:剧集行业变革迫在眉睫02-20
男子驾车强行变道与货车发生剐蹭后,竟在高速路追逐逼停货车被处罚,悔称一时冲动02-19
《五福临门》网飞热播,“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点赞王星越02-19
秦洪看盘|港股先行,A股在震荡后仍将紧随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