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计划新增3410个停车泊位!“一院一策”破解就医停车难,成都推出一揽子方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1 22:00:00    

医院门口常拥堵、停车难,不仅影响广大群众的就医体验,甚至还有阻塞救护车通行的安全隐患。近期,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交管局等部门对6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就医停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市民诉求、院方反馈、日常运行监测等实际情况。决定自2月10日起,对21家长期存在停车、拥堵等问题的医院“量身定制”优化措施,为就医患者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周边交通组织已迎来调整,针对四川省肿瘤医院、华西医院锦江院区等医院停车难题,也已启动新建临时停车场等举措。按照“一院一策、精准治理”思路,成都还将陆续对剩余16家医院停车、拥堵等问题“量身定制”优化措施。预计2025年6月底前,完成21家医院的43项举措,年底前力争完成65项,全部67项将力争在2027年1月前完成。

2月19日,华西医院片区新的交通组织模式正式实施

点位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租车司机:进出医院片区较之前节约20分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我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单日门诊及急诊总量近2万人,医院周边道路常发生拥堵。高峰时段,更是不少出租车、网约车重点绕行的区域,但即使如此,拥堵仍是常态。

为了让市民就医更便捷,车辆通行更顺畅,日前,成都交警在系统摸排华西医院片区业态分布、路网结构、公共交通、停车供给等基础情况后,决定自2月19日起,优化调整华西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组织。

据成都交警一分局副局长陈一哲介绍,调整之后的医院片区道路分成南北两个独立循环。即北侧的网约车、出租车循环,该循环以黉门后街、国学巷、小天竺街、黉门街为骨架路网,结合国学巷、小天竺街等道路形成即停即走功能分区;南侧私家车循环,则以电信路、公行道、电信南街为骨架路网,车辆可较为便利地进入华西医院停车场或公行道停车场。

除此之外,此次调整交警部门还从规范上下客秩序、交通节点渠化调整、停车位调整等方面入手,缓解华西医院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2月19日,华西医院片区新的交通组织模式正式实施

19日,华西医院片区道路交通组织正式调整。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该片区拥堵情况得到极大地缓解,人车混行的状况也大大改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表示:“调整后上下客地点更加明确,进出医院片区较以往节约超20分钟。”

点位2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27年底前建成院内大楼配建停车场

四川省人民医院坐落于一环路外侧,其正大门紧邻一环路。从日常来看,省医院每日门诊病人约1.2万人,其中更有不少就医人员驾车前往,而该院仅有的960个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就医停车需求。因此该院正大门上下客、车辆排队、缓行等情况,让门前的一环路时常出现拥堵,在早高峰时段车辆拥堵长度甚至超过400米。

“其实就我们医院而言,我们还发现一个情况,由于市民穿行一环路两侧的需要,为了安全,门口处专门设置了红绿灯,但也正是因此,加剧了道路拥堵。”四川省人民医院科技开发公司经理陈韦钢说,该院希望能恢复人行天桥方式,方便市民通行,缓解拥堵。

记者2月20日下午在该红绿灯处看到,现场步行横穿马路的市民特别多。人多时,甚至已经亮起红灯,但行人仍未通过,这也造成车辆通行时间的压缩,拥堵也随之产生。

2月20日,即使未到晚高峰,省医院门前依然有排队情况

针对省医院的独特情况,成都市治堵专班相关负责人汤珏表示,预计今年3月底前,将优化医院周边道路交通信号配时,增设禁停和引导提示牌,在医院东1门、西门设置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禁停区域,加强超量共享单车清理和转运。同时,加快研究就医车辆和非就医车辆差异化收费政策可行性,以及在医院东侧恢复人行过街天桥等优化道路通行。

6月底前,将医院周边6个公共停车场信息接入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并通过“成都停车”等软件及时发布,强化信息告知和停车引导,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此外,省医院也计划在2027年底前建成院内门诊大楼配建停车场,预计新增泊位300个,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月20日,即使未到晚高峰,省医院门前依然有排队情况

点位3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预计下月完成医院北门前公交站迁移

位于骡马市附近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随着新门诊大楼投用,医院停车问题已基本解决,加上周边停车场众多,就医车辆选择多,基本不存在停车排队的问题。

停车不排队,车辆从停车场出来却要排队。记者在停车场出口看到,该出口正对青龙街,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人流相交织,加上门前人行道上的人流,导致这一路段经常出现拥堵。

“平均都要10分钟左右,如果遇到高峰时段,可能还要更长。”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后勤保卫部副部长尹睿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车辆出医院排队问题,交管部门对门前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管理,避免北门口出租车、私家车长时间滞留,造成交通堵塞。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门外

同时,医院增派人手在北门疏导交通。记者注意到,临近高峰期,往常北门口已经开始堵车,但当天青龙街并未有交通堵塞发生。人流、车流有序通行,上下客车辆也即到即走,整条街道畅通无阻。“现在,车辆的平均出场时间缩短至3分钟左右,基本等候1个红绿灯就能通行。”尹睿表示,除了交通组织优化等措施外,针对北门口公交站距离近的问题,也已协调有关部门,将对该公交站进行迁移改造,预计3月份就能完成。

增加停车泊位、优化停车信息服务等

今年6月底前完成43项治理措施

自今年2月10日起,针对21家存在“停车难”问题的医院,成都陆续启动了优化措施。其中像华西医院、市三医院等已陆续完成部分优化措施,涉及人行天桥建设、建临时停车场等持续时间较长的举措,成都也已加紧实施。

记者日前到四川省肿瘤医院走访时就了解到,该院区由于停车位有限,每日前往该院就医车辆达1100辆,而院内仅有停车位750个,剩余的350个停车位缺口,造成院区门口车辆排起了“长龙”。

为解决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停车难题,相关各部门已研究确定,将在中环路外侧新建临时停车场,目前相关手续正在走流程,预计下半年,前去就医的市民患者就能到新停车场停车了。

四川省肿瘤医院西门排队进场的车辆 资料图

据了解,成都市此次对21家长期存在停车、拥堵等问题的医院,从增加停车泊位供给、优化停车信息服务、加强交通秩序管控和市容秩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67条治理措施。按照计划,将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43项,年底前完成65项,力争在2027年1月前全部完成。

根据预计,共将新建11个停车场,新增3410个停车泊位。同时通过将停车场动态泊位等信息共享至“成都停车”微信小程序、导航软件等客户端,方便就医群众预约停车、便捷停车。同时通过设置禁止停放提示牌和引导停放标识,综合运用人工巡查和视频巡查等手段加强道路运行监测,提升医院周边道路通行效率。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于曼歌

相关文章:

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筹备大会在温江举行02-22

从战略签约到首台套认证,这场活动释放千亿产业新机遇02-22

陈晏,在贵阳市市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02-22

广州市应急局约谈成都哈拜:平台注册接入的一辆顺风车去年酿事故致3死02-22

中超新赛季即将打响!目标前三,成都蓉城准备好了02-21

DeepSeek“助攻”,82岁高龄癌症患者接受顶尖难度手术成功02-21

计划新增3410个停车泊位!“一院一策”破解就医停车难,成都推出一揽子方案02-21

真实案例改编,三部法治主题微电影今日在市检展映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