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英德下太镇“矿业+农业”双轮驱动,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镇域经济新飞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21:56:00    

晨光微露,英德下太镇白面石矿区石英砂岩矿项目A区基建正如火如荼。自去年9月动工以来,进度已超七成,机械作业的轰鸣声与油茶林间的鸟鸣声交织成独特的产业交响。

位于英德东南部的下太镇四面高山环绕,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资源物产丰饶多样,山林、矿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其中石英砂矿的储量约有1200万吨。

下太镇概貌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下太镇通过“产业筑基、治理提效、生态焕新、民生聚力”多重奏,以“矿业+农业”双轮驱动模式,打造镇域经济增长极,交出了一份厚重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矿业+农业”双轮驱动激活经济引擎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下太镇全力推进洋坑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项目落地,促进白面石矿区玻璃用石英砂岩矿项目投产,并以此为契机,对镇域内石英砂资源深加工项目进行整合优化,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进一步强化资源产业竞争力。

“单是沙岗村就有二三十家石英砂矿粗加工企业,要是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带动经济发展,更会盘活整个产业链。”下太镇党委副书记罗海锋介绍,白面石、洋坑两大矿区累计引资超15亿元,预计今年能投产。

而随着项目的落地,下太镇的老企业广东奥胜新材料公司将得到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给,去年该企业年产值突破6476万元,拉动全镇GDP增长8.2%。此外,下太镇的传统石英砂加工企业将得到就近的原材料供给,大大降低原材料及运输成本,有益于矿山原材料下游加工产业的培育与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该镇将引导商会成立运输服务公司,带动本地物流产业的发展,助力矿产企业降本增效,形成以矿山和加工厂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吸引物流企业入驻,提升矿产资源的流通效率。多措并举下,该镇逐渐吸引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就业和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推动镇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

转身望向青山,3500亩油茶林与3160亩麻竹笋构成“绿色银行”。“我们的山茶油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英德市宏烨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英德拥有9千亩油茶种植基地,近年来新建加工厂推进油茶深加工,公司不仅注册多个商标,准备研发推出颇具油茶元素的沐浴露、洗头水、面膜等日化用品。

下太镇油茶基地航拍

下太镇在做好“菜茶林”(蔬菜、油茶、林下经济)产业文章的同时,还通过驻镇工作队引进黑皮冬瓜、红松茸等新品种,建成“三主多辅”立体农业格局,实现农业总产值3.25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德信矿业捐资改造的S382省道拓宽工程,让农产品运输时间大幅缩短,真正实现“山货出山,财富入镇”。

“英州夜谈”助力基层治理提效

初夏的一个夜晚,下太镇镇圩向阳路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英州夜谈+百千万项目”座谈会正在火热进行。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与居民围坐一堂,通过展图册、讲方案、听民声的方式,将下太镇“百千万工程”项目的蓝图细化为居民看得见的实景图。

“英州夜谈”进下太校园

美丽乡镇入口通道设计、美丽圩镇客厅建设、农贸市场和公共空间改造、新能源停车充电区设计等等,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夜谈会,不仅为下太镇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重点项目凝聚了共识,让民生诉求搭上了解决问题的"直通车",更是让下太镇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打下夯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英州夜谈会上"特事特办"成为亮点。当向阳路居民代表提出"两盏路灯常年不亮"的问题时,该镇党委有关负责人当即调度职能部门现场对接,统筹制定方案并实时回应诉求。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办事效率,赢得在场居民的热烈掌声。

今年以来,下太镇通过“英州夜谈+”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利用晚上群众空闲时间,深入到辖区企业、村组祠堂、文化室、公共凉亭和群众家中与企业员工、村民围坐一堂,倾听群众心声、共商发展良策。同时该镇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和实时政策,将"政策大讲堂"搬进村落院坝,通过客家方言、案例剖析等鲜活形式让村民入脑入心。

下太镇党委主要领导进企业、学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和师生“烦心事”;下太社工站推出“英州夜谈+关爱帮扶”模式,精准对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下太社区利用"英州夜谈"巧解"长明灯""绊脚路"难题……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该镇已开展了50余场“英州夜谈”活动,收集问题130个,已解决98个。“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纠纷整理形成了清单,我们明确跟进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社会治理的温情在细节处流淌。在“老兵工作室”,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正为优抚对象答疑解惑,去年全镇累计发放各类民政资金超千万元;在“长者饭堂”,60岁以上困难老人或者70岁以上老人刷脸即可花几元享用饭餐……这种“硬核保障+柔性服务”的模式,成就了全镇零越级上访、零重大案件的平安答卷。

绿美行动重塑宜居家园生态焕新

5月12日,下太镇开展圩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线指挥,带领镇村干部、环卫队伍等80余人,以“七个一”建设标准为纲,对主干道、背街小巷及重点区域展开全要素整治,打响环境提升“攻坚战”。

镇域环境整治是建设宜居宜业城镇的关键抓手,下太镇通过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修复、风貌提升和长效管理,实现了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靓”到“内涵优”的转变。

漫步在下太河1公里碧道,经过治理后的水面清澈干净。谁曾想,此前因为上游一些不合规的养殖场而污水横流。“近年来我们关停了40家违规养殖场,查处了5家偷排漏排养殖场,但更注重‘堵疏结合’。”该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投入109万元运维45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上控制水环境污染。

在这场绿美攻坚战中,党员干部成为先锋队。去年以来,全镇开展逾100场义务植树活动,新栽苗木21344棵,林分优化5387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7.52%。新联村更以“四旁五边”绿化行动脱颖而出,2307棵景观树取代了曾经的垃圾堆,成为英德全市人居环境评比第四名的“明星村”。“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我们建立了‘1:1:1’三级管护基金,56个自然村全部达整洁标准。”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图为该镇领导干部在带头植竹绿美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升。2023年该镇推进上太杨屋桥、灯塔石颈水渠建设等10个乡村振兴项目,合计安排资金共855万元,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2024年推进白石桥、下太路口改造、S382线沙岗段扩宽改造建设,下太社区细锻桥、YA46线赤岭段和何屋段等入村通道修复等多个民生项目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文、图 | 记者 李程 通讯员 钟履双 黄振生

相关文章:

英德下太镇“矿业+农业”双轮驱动,以“百千万工程”引领镇域经济新飞跃07-01

柬埔寨旅游部同中企合作智慧旅游数字化项目07-01

巴彦淖尔市全产业链布局叫响“中国葵”06-30

尚志 乡村小草莓铺就致富路06-28

机器人“上学”记06-28

大连“老旧电梯更新”最新进展!06-27

泸州银行全流程明示融资成本 助力企业轻装前行06-27

这款机器人,曾被马斯克点赞!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