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成都如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市政协委员雷鹏:让青年人才“留得住”,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5 17:23:00    

人因城而聚,城以人而兴。

作为共青团界别委员,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及留存问题,是成都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会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雷鹏关注的重要议题。

“2022年,成都获批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多措并举推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近年来取得一系列成效。”他以一组数据为例,过去三年,全市累计引进青年人才超过169万人,打造了1699个“青年之家”,为青年提供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社会交流等多功能服务平台。

成都市政协委员雷鹏

尽管成绩显著,但在调研时他发现,成都市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在于“引进来”,还包括“留得住”。

为此,他建议成都出台更多普惠性的激励措施。例如,拓宽“蓉漂人才”计划的范围,将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纳入人才补贴范围,扩大政策的受益群体。通过不同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等)设计分层次的补贴政策,包括生活、租房等补贴,缓解青年人才的经济压力。同时,针对青年首次购房,提供政策性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降低购房门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在成都安家落户、扎根发展。

“除了高层次人才,拓宽技能型人才的引进范围也非常重要。”一方面,他认为可降低学历和年限要求,尤其是对高级技能人才,提供专门的通道,确保他们能够更便捷地在成都落户,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针对生物、能源、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等领域,广泛征集企业用工需求,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推动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除了“引得进来”,更要“留得下来”。

他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留存政策,根据在蓉工作年限,如工作满一年、三年、五年等,出台相应鼓励办法,提升人才的满意度,减少人才流失。同时,加强对教育资源薄弱区域的投资,特别是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域建设更多优质学校,提升现有学校的教学质量,“以此来缓解‘蓉漂’青年家庭对子女入学问题的焦虑,提升整体人才吸引力,让青年人才无后顾之忧。”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于曼歌

相关文章:

两会热评⑥丨28张地图里的新期待,正是城市治堵的最好“导航”02-25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曾卿已任成都市政协党组书记02-25

2月MLF延续缩量等价续做、缩量幅度减小,机构称央行对资金面呵护态度犹在02-25

【社论】全年无休,会成博物馆常态吗?02-25

两会热评⑤丨“哪吒”被热议,从现象级作品看产业延伸02-25

成都如何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市政协委员雷鹏:让青年人才“留得住”,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02-25

七部门联合发文:强化支持保障,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02-25

七部门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