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件人民法院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肖某诚等2人诈骗案”值得关注。

创意配图 据IC photo
2023年5月,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向许某甲(11岁)、杨某甲(13岁)等人收购电话卡共计4张。之后,二人雇佣李某甲(15岁)、徐某甲(16岁),使用8部手机和4张电话卡,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多个宾馆房间内拨打诈骗电话。肖某诚等四人每次使用两部手机,一部通过使用网络社交软件语音通话联系上家,另一部按照上家要求拨打被害人的电话,通过两部手机开启免提功能,实现语音中转。在通话期间肖某诚等人知悉双方通话内容,明知在实施诈骗,按上家要求不出声,由上家对被害人实施诈骗。其间,部分电话卡因异常使用被通讯运营商停机,但肖某诚等人仍继续收卡用于拨打电话。
肖某诚等四人拨打诈骗电话1524条,其中造成五名被害人被骗共计人民币47余万元。肖某诚从上家处获取利益后,再给洪某煌等三人发放,肖某诚、洪某煌二人均获利3000余元。
该案经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审理,现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仍向多名未成年人收购电话卡并组织两名未成年人共同拨打诈骗电话,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虽然二人系从犯,到案后坦白罪行,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予以从重处罚,以诈骗罪判处肖某诚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以诈骗罪判处洪某煌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郭宇 责编 冯玲玲

相关文章:
招募未成年人拨打诈骗电话 骗取多人47万元 两被告人均获刑02-24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02-24
跨境电诈典型案例:部分被害人受骗后产生轻生念头或精神失常02-24
最高法:严惩招募、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02-24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顶格判处!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02-24
陕西西咸新区资村强拆案一审十名被告人判刑,被拆迁户申请抗诉被驳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