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村民魏玉金最近接了一个新活,每天都很忙。“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我和邻居一起在村子里清除杂草、养护花木,年纪大了赚点外快挺好的。”戴着草帽的魏玉金一边说话一边利落地进行养护工作。
春日里的竹洞村,成片怒放的黄花风铃木吸引来一辆辆观光巴士。游客所到之处,也常常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除了除草,还包括铺草皮、门前屋后的清洁、公厕打扫等,既美化了环境也给大家增收。”村干部魏广源告诉记者,这些工作都属于同一个项目。
“项目名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工期:31天;承建方:广州芃成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合同金额:164400元……”顺着魏广源指的方向,记者走到村委会门口的公告栏前,看到其中张贴的小额工程项目公示表清楚列明了这项村级小额工程的具体情况。
每逢工厂的休息日,竹洞村村民张扬妹和厂里的姐妹都会来公告栏旁的广场坐坐。她告诉记者:“以前公告栏里贴的东西很复杂、看不懂,村里修个路、建个公共设施,我们只知道花了钱,但具体花在哪里不清楚。现在每个小额工程相关的人、钱、进度都写得简单明白。”
“小工程”事关“大民生”。镇村级小额工程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此类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操作相对灵活,监管难度较大,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从我们查办的镇村小额工程领域案件来看,关键问题在于公开不彻底。群众看不到、看不懂,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时,往往也因为台账不完善、历史资料不清晰而查不清、查不透。”花都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沈旱雨介绍,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废除了12张内容复杂、群众看不懂的旧公示表,新增小额工程、合同执行等9张村民关注的新公示表,让村民看得明白、能够监督。同时推动实行线上线下“双公开”,村民可通过“三资公开”微信小程序查看财务公开详情,精准了解农村集体资产的变化情况。目前,该小程序已实现全区189个经济联合社、1743个经济社全覆盖。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省委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决策部署。广东省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指导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开展监督。广州市纪委监委开展“市区联动巡察百村”专项行动,指导和统筹各区提级查办村社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花都区纪委监委对群众反映涉及“百千万工程”项目等问题线索重点办理,查处了炭步镇涉工程建设领域系列腐败案件,该系列案暴露出村干部违规插手小额工程发包、验收等方面问题。
2025年2月,在花都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炭步镇小额工程的交易模式有了新变化——不同过去仅通过线下的模式,如今该镇所有小额工程都要经过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来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服务交易。
据了解,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是该省各类有关中介服务网上交易的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和信用管理平台。“业主单位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设计、监理等相关服务采购需求,择优选取中选单位,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也能有的放矢。”炭步镇纪委书记伏皇华介绍,根据不同的工程金额,合同签订的流程也有所区分,比如采购服务金额低于20万元,需要镇政府办公会议议定后签订合同,高于20万元低于100万元,则需镇党政联席会议议定后签订合同。
与此同时,炭步镇还制定了《炭步镇小型工程及服务项目发包管理办法》,在每个村(居)成立由村民代表组成的工程监督小组,小组有权对工程建设方案、招投标过程、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
“和直接委托相比,这样的方式对我们来说更公平公开,大家靠实力说话,哪怕没中标也心服口服。而且在村民监督下,我们也更有动力把家门口的工程做到最好。”曾承包过炭步镇绿化工程的广州市某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优亲厚友是小额工程领域易发多发的问题,也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接访中遇到的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除了依靠群众,还能如何实现靠前监督?花都区纪委监委一直在思考。
“今年以来,我们对接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并关联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工单数据,通过比对小额工程承包方的注册信息、法人信息等数据,查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长、法人代表、监事等是否存在以自己或关联人名义承包小额工程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优亲厚友行为进行预警。”花都区纪委常委、区委巡察办主任符惠介绍。
符惠告诉记者,该区正在开展村级小额工程合同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收集2021年以来4街6镇共计1500余条小额工程合同信息,围绕优亲厚友、单一来源频繁发包、超额支付等方面搭建监督模型,助力提升问题线索发现效率。(记者 沈东方 自广东广州报道)
相关文章:
大兴街道开展防电信诈骗宣传工作04-23
强基·蓄势·破圈·提能!看“四轮驱动”下的发展加速度→04-23
小额工程监督“看得明”04-23
长春高新近20年首现营收净利双降 股价跌逾80%回到七年前董监高加薪04-22
汇川区团泽镇:政企联手共护遵义“大水缸”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