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召开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北京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2个收入万亿级民营集团、5个千亿级民营集团。
过去几年,北京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和4万亿两个大台阶,2024年达到4.98万亿、增长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2万美元、居全国首位。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作为首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著,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超过60%,企业数量超过95%,形成了2个收入万亿级民营集团、5个千亿级民营集团。
据介绍,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陆续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一系列配套实施政策,建立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和常态化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形成了由40家市级部门、各区联动协作的工作体系。
每天新增科技企业300多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支持民营企业在“五子”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出台了众多务实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及独角兽企业数量领跑全国。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增速达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科技服务业以占全国一成的企业数量,创造了两成的收入,贡献了三成的利润。
同时,北京市支持民营企业成为“两区”制度型开放的中坚力量,开放牵引力有效提升。实施服务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专项行动,打造了全国首个数字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支持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双标杆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国家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支持民营企业以高品质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拉动力逐步增强。“北京市建立了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分13批推介了近1300个项目、总投资超1.7万亿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连续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务实举措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北京市不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政务服务等方面连续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务实举措,2024年,依托“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解决企业诉求5.8万个。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非现场监管,全面实现“扫码检查”,推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三送”服务,12345企业热线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7%。
“未来,北京市仍将坚持以首善标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准入,解决好隐性壁垒的问题;聚焦市场环境,解决好公平竞争的问题;聚焦权益保护,解决好市场秩序的问题;聚焦创新优势,解决好颠覆性创新潜能释放的问题。”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聚焦要素配置,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打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和适配性,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相关文章:
江苏春招揽才“新观察”:引风来,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04-02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4月1日起施行04-02
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成立04-02
第四范式连续四年亏损收窄 CEO戴文渊称挖掘企业端Agent需求04-01
今年太原市市场监管涉企检查63个项目04-01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发布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