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成立智能化软件联合实验室,聚焦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
2025-02-25 20:30:00启动仪式合影2月25日,燕云Infinity智能化软件联合实验室在北京大学成立。 澎湃新闻从北大了解到,燕云Infinity智能化软件联合实验室由北大和大数据与云计算领域企业合作共建,旨在通过专利实施、项目开发、成果孵化等多种途径,在云边端泛在智能系统资源管理、智能化软件开发方法与环境等方向开展关键
-
我国高比能锂电池适配六旋翼无人机在漠河试飞成功
2025-03-16 21:56:00IT之家 3 月 16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消息,由该所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陈忠伟研究员团队研发的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适配六旋翼无人机在漠河零下 36 摄氏度极寒环境下试飞成功。该动力电源有望为极地科考、边境巡检、灾害救援、物流运输等提供动力支持。据介绍,此次试飞过程
-
健全容错机制 激发原始创新活力
2025-03-07 09:03:00【改革释放新活力】◎本报记者 陆成宽“没发论文也能评正高级职称?”曾经不可能的事,如今成为现实。因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程技术人员田士兵去年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时,所里不会只看论文,对技术人员的考核,推出了关键技术评价制度。这种更注重实际应用
-
华农成立生物智造创新研究院 目标打造国际一流平台
2025-04-09 18:23:004月8日,华南农业大学(下称“华农”)生物智造创新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以“工业智造思维革新传统农业生产”为使命,聚焦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融合创新,围绕核酸疫苗、药用分子与功能食品生物智造研究及生物智造核心工具开发、基因编辑驱动生物育种等方向发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智造创新研
-
我国物质科学研究再添“利器”
2025-02-26 17:40:00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2月26日通过国家验收。此装置可创造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极端实验条件,将为物质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等极端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
-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辐射防护专家李德平逝世,享年99岁
2025-03-17 00:11:003月16日晚间,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辐射防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辐射防护专家,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李德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3月16日17时52分在北京逝世,
-
两会新华鲜报|具身智能、6G入报告!“人工智能+”如何向未来
2025-03-07 22:49:00“具身智能”“6G”等新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多场发布会、代表委员通道上,“人工智能+”频频被提及,成为最热词汇之一。未来已来。两会现场,不少代表委员都在讨论“我”与“人工智能+”的新生活:“我尝试用人工智能写脚本拍短剧”“AI协助田间地头精准除草”“不少生产线机器人当家了”“骨科机器人手术‘精
-
国际首次!祝贺中国科学家
2025-04-10 12:58:00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记者4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
-
“祝融号”有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2025-02-28 15:50:00记者2月28日获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日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米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重要的地下证据。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
-
聚焦种业智能化 超2000名嘉宾齐聚三亚
2025-03-23 12:59:00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喻淑琴 三亚报道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吸引了超2000名国内外嘉宾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陈晓亚、谢华安、韩斌、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陈松林等众多行业权威专家齐聚,多位科学家、企业家也在大会上发表报告,共同为种业发展出谋划策。此次大会国际化特色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