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量别碰,赶快扔掉!患癌女生紧急提醒,几乎每个人都拿过
2025-03-03 17:41:003月1日,广东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是一个乳腺癌患者,她说如果家里有这种超市结账或是外卖点餐的购物小票要尽快扔掉。这种收银小票通常是“热敏纸”材质,表面含有双酚A(BPA)涂层,是一种雌激素,可能会影响生殖发育和致癌。女子称自己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医生提醒她尽量少接触带有雌激素的物品。她说,并不是说碰都不
-
AI癌症检测准确率提升到99% 以前准确率只有80%
2025-03-28 14:44:00【CNMO科技消息】子宫内膜癌是澳大利亚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同时也是最难发现的癌症之一。但现在,一项AI癌症检测的新突破将准确率提升到了99%。相比之前的AI模型只能达到80%的准确率,这次的进步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新模型使用更少的资源,运行速度更快,也更容易访问。这款名为ECgMLP
-
“不痛不痒两三年,一查竟是乳腺癌……”很多男性最近紧张了!
2025-03-04 07:37:00最近,周雨彤新剧《180天重启计划》热映。女儿职场情感双失利,被迫回归家庭的喜剧,中间也经历了许多生活波澜。其中,继父“李建雄”在一次全家体检中,意外得知自己患上了“乳腺癌”。不过很幸运,经过穿刺活检,最终医生确诊得的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电视剧播出后,很多网友感叹,“看完之后,我也
-
专家:推动乳腺癌诊疗精准化智能化均质化
2025-04-12 22:44: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11日,以“科学引领、精准创新、指南发力、中外交流”为主题的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发布三大核心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国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及CSCO AI Pro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将为中
-
从“文化庭院”到医疗空间,阅读沙龙跨界破圈传递书香与健康
2025-03-05 17:46:00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3月5日,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主办的“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主题阅读沙龙活动,亮相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是重庆大学出版社打造的全民阅读文化品牌“饶家院阅读沙龙”第四期,也是该系列活动首次走出重大饶家院,走进医院。“把阅读沙龙从‘文化庭院’引入医疗
-
五类人群需定期进行癌症筛查,项目选择有明确指南
2025-04-18 17:03:00哪些人需要癌症筛查、如何选项目、筛查后如何管理?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黄勇在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上作出权威解答,强调癌症筛查是“在无症状阶段早期识别癌前病变和癌症”的关键手段,五类重点人群需定期参与。黄勇指出,以下人群应将癌症筛查纳入定期体检计划:1.中老年人群:40-45岁
-
守护“她”健康,从科学认识“两癌”开始
2025-03-08 08:53:00宫颈癌、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女性“两癌”筛查,积极推动适龄女孩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综合防治能力不断提升。“两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远离“两癌”侵害,实现有效预防?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医学专家。“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之一。”陆军军医大学
-
全球每分钟4名女性确诊!发病率逐年上升 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2025-03-11 08:02:00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2000万例,其中女性乳腺癌230.89万例,占比11.6%,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全球癌症死亡973.68万例,女性乳腺癌66.57万例,占比6.9%,居第四位。到2050年全球乳腺癌病例预计将增加38%,
-
80岁老人看妇科,自述“这个症状很多年”,知名女主持曾自曝!还有很多误解
2025-03-11 13:17:00更年期常被视为令人尴尬的话题。上周,主持人李静公开了一段更年期的经历,自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更年期,真的难以启齿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邹世恩主任医师是一名网络科普达人,他的科普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更年期的。邹世恩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大多数女性在这一阶段会默认是自然状态,选择硬熬,甚至公众
-
PIK3CA突变的靶向创新药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3-18 15:36:00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全球每年确诊超过200万例,2020年中国的新发病例约42万,HR+乳腺癌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患者基数十分庞大。PIK3CA突变是乳腺癌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在乳腺癌中占30%-40%,中国乳腺癌患者PIK3CA突变比例更高。PIK3CA突变是内分泌耐药的主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