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考古大家访谈|乔纳森·马克·基诺耶:见微知著——古代经贸活动建构的早期南亚文明
2025-03-22 10:14:00乔纳森·马克·基诺耶(Jonathan Mark Kenoyer),197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获学士学位。之后在该校南亚与东南亚研究系学习印度河文明考古,兼修人类学、民族学、实验考古、计算机分析、印地-乌尔都语言文学课程,1977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在乔治·戴尔(Georg
-
“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在联合国总部揭幕
2025-06-10 22:19:00新华社联合国6月9日电(记者杨士龙 童芳)“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9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揭幕,旨在以文明对话为纽带,助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2024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国等83个国家提出的决议,把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本次展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
-
“诏书”等甘肃出土汉简首次巡展辽博
2025-03-31 08:39:00澎湃新闻获悉,“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品共计253件(组),其中文物248件,仿制品5组,展览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以简牍为媒介,解码古代甘肃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全面、生动地展现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5-02-19 09:31:00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六项国内考古项目和乌兹别克斯坦
-
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2025-06-24 08:43:00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在我国浙江省的上山遗址,考古和科研人员在那里发现了迄今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刷新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认知。今天(6月2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走进上山遗址,感受滋养人类文明的稻作之源。上山遗址位于浙江
-
新乐遗址博物馆主展馆7日起暂停开放!
2025-04-07 14:59:00新乐遗址博物馆主展馆将于2025年4月7日至4月30日进行升级改造,期间主展馆暂停开放,户外遗址展示区、新乐书房正常开放。通 知开放详情◆开放区域:户外遗址展示区、新乐书房◆开放时间:9:00—16:30(16:00 停止入馆)、新乐书房开放时间(9:00-15:00)温馨提示◆咨询请拨打服务热线:
-
刚刚公布!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入选!
2025-02-19 09:34:00今天(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另外,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新发现。大洞遗址发现1.
-
做好工业“锈带”转变成文旅“秀带”这篇文章
2025-06-25 09:33:00作为工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游不仅是保护工业历史记忆的有效手段,更是激活存量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引擎。作为一种文旅新形态,其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和积累,公众也需要一个了解、接受的过程。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工业遗址改造虽越来越多,“出圈”的却是
-
深山“文普”人
2025-04-11 15:38:00“在重庆市黔江区境内的很多历史文物遗址,都是在悬崖峭壁和深山老林中,这些地方基本没有路可走。为了在普查中不漏查一处,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丛林穿越和攀爬于峭壁之上。”近日,黔江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在复查阿蓬江镇石合村童家大院时说。童家寨有200多年历史,整个院落占地50多亩,工作人员在复查时对大院的
-
辽宁朝阳:调查红山文化遗迹
2025-03-11 16:54:00当日,来自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调查红山文化遗址。此前,考古人员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无白丁遗址群新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迹。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这是3月11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拍摄的红山文化遗址调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3月11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