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单位不开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用人单位协商
首先尝试与公司负责人沟通,了解工资未支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劳动者应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并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
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可能需要支付赔偿金。
在维权过程中,请确保收集并保存好所有与工资有关的证据,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工作记录等,并考虑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获得帮助。
相关文章:
主编有态度 |女教师临退休遭解聘:“没有合同工退休先例”本就不合理04-14
齐齐哈尔:微电影《守望》拿奖了!04-11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更多美国人无奈“身兼多职”04-08
应急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安责险应当覆盖临时聘用人员、被派遣劳动者等04-02
“技能照亮前程” !山东省发布2025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首次纳入33个新经济新业态职业04-01
“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父母护理假如何落到实处?03-31
加力扩岗!国家出台方案支持重点群体就业03-27
变相解雇员工,法律不能惯着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