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将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判决宣告时公开进行,但是判决宣告时是否当庭则视法庭审理情况及结果而定。当庭宣告判决后,判决书须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和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并送达当事人及其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参考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取消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相关文章:
兴县人民法院公 告04-14
长沙9岁女孩被老师砸伤头骨案10日二审宣判,孩子父亲:女儿依然每天靠药物入睡04-09
抓获嫌疑人6名04-02
100吨鳄鱼被拍卖!需“上门自提”……04-01
抚州、鹰潭两地领导干部职务调整04-01
敬波当选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院长03-31
39年前命案,破了!山东警方通报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