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告官”是指 行政诉讼或行政官司的俗称。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具体来说,民告官涉及以下几层含义:
官作为个人与百姓发生纠纷:
这种情况下,官作为个人,因纠纷被百姓控告,这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
官员在岗位上侵害百姓的不法行为:
官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如有违法行为,被百姓控告,这可能涉及刑事诉讼。
官员代表官府做出的行政行为侵害百姓:
官员代表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若百姓认为其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行政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在行政诉讼中,有几个关键要素:
原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被告:通常是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原告需明确提出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受诉法院:案件需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通过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
相关文章:
湖北高校门口一小米汽车撞损护栏 知情者:车尾贴有“实习”标(百姓关注)04-04
汪玉成代表:推动行政机关会务、接待等场景率先“以竹代塑”03-10
听证会开多久01-17
记大过多久撤销01-17
征收房屋需要多久01-17
行政许可都有哪些01-13
哪些行政职权可以委托01-13
哪些属于行政部门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