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新民述评丨莫让拔牙种牙成“坑老”新陷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5:46:00    

近日,申城一位八旬老翁在民营口腔医院一次性被拔掉9颗牙后紧急送医抢救的新闻,让人瞠目结舌。而这家医院原本的治疗方案,竟是要拔除这位耄耋老人总共10颗牙齿。

如此荒谬的行径不禁让人发问:对于高龄老人而言,如此大规模的拔牙,真的合理吗?医院方面轻描淡写地回应:“无碍”,且与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但这份同意书背后,是否隐藏着信息不对称的误导与无奈?

无独有偶,浙江永康此前也发生过类似案例。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位老人去年一次性被拔除23颗牙齿,并种植了12颗。术后老人疼痛持续不退,13天后因心脏骤停去世。拔的牙越多,病人疼痛反应越大,术后感染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些口腔医院为何热衷于拔牙呢?这背后,或许是高额利润的诱惑。

随着种植牙单价的下降,部分机构为了弥补利润缺口,通过增加手术数量来谋取利益。这种过度拔牙和种牙的现象,不仅违背了医疗伦理,更极大增加了患者的风险。老年人本就体弱多病,如此折腾无疑雪上加霜。一旦让金钱“蒙蔽”双眼,拔牙种牙就变成了冰冷的“交易”。

为了吸引患者,这些机构可谓煞费苦心,采用“快销式”拉客。走在街头巷尾,“上午种牙下午吃肉”等宣传语随处可见,仿佛拔牙种牙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更有甚者,利用“AI外呼电推”进行无差别推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让人不胜其烦。一些广告更是对相关医疗服务作出了含有功效、安全性的断言,甚至与其他医疗器械进行功效和安全性的比较,这些都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为何“快销式”医疗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下的虚假宣传和低价诱饵。老年人牙病多发,防骗意识相对较弱,几句动听的宣传语和看似优惠的价格,就让他们轻易“张开嘴巴”,掉入陷阱。

上海拥有众多著名的牙病专科医院,各区还有牙防所,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老年人为何还会选择那些可能存在风险的民营口腔医院呢?这既与部分民营医院的虚假宣传有关,也与老年人对医疗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有关。一些老年人对公立医院牙科存在畏惧或误解,认为公立医院人多、排队久、服务差,而民营医院则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因此,除了提醒老年患者擦亮眼睛、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提升自己的辨别风险能力之外,我们还需做得更多。

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应联合执法,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那些在超市、菜场、社区推广的机构,要对其资质以及广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还应加强对民营牙科医院的监管,防止其利用“快销式”医疗模式坑害老年患者。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知识水平和防骗意识。社区可以邀请权威医疗机构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老年人了解正确的医疗知识和就医途径,避免他们陷入医疗陷阱。

莫让拔牙种牙成“坑老”新把戏。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让他们安享晚年、健康长寿。

相关文章:

生死时速!青岛急救团队“云端”联手创造生命奇迹04-27

陕西旬阳铜钱关镇中心卫生院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04-25

脑健康学术会上,专家推荐天智颗粒可以单独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04-24

东莞首针男性进口九价HPV疫苗开打04-24

39岁男子与前妻三天内相继离世!家属:为前妻操办后事他几天没睡04-22

上海市民阅读呈现新变化04-22

江永:市县专家“赶集”忙,健康送到“家门口”04-21

济南市一院骨科成功为83岁老人实施股骨颈骨折手术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