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收到一封来自83岁高龄股骨颈骨折家属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患者及家属对济南一院骨科团队的赞扬与感谢。

病例回顾:从绝望到希望
83岁的姚女士(化名),因不慎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外院以“高龄风险高”为由建议保守治疗。然而,长达一个月的卧床使患者饱受疼痛折磨,并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并发症。家属辗转至市一院后,骨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等专家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骨质疏松程度及手术耐受性。最终,团队决定为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前MDT)
术中,麻醉团队采用精准的神经阻滞联合监护技术,主刀医师黄建城主任通过微创操作,将手术时间缩短至20分钟,术后护理团队实施个性化康复计划。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在家属搀扶下站立,一周后已能自主坐起进食,身体机能显著恢复。
科普: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还是保守?
为何老年人易发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使骨骼脆弱,轻微外力即可骨折。
跌倒风险高:老年人平衡能力减弱,合并视力、神经系统疾病时更易跌倒。
保守治疗的隐患
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致命并发症。
疼痛持续导致生活质量骤降,心理状态恶化。
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技术突破: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如半髋/全髋置换)成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风险评估:通过多学科协作,可系统性控制心肺功能异常、慢性病等风险。
快速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显著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周期。
高龄患者手术的“成功密码”
术前:全面评估(心、肺、肝肾功能)、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
术中:微创技术、精准麻醉、血液管理。
术后:多模式镇痛、阶梯式康复训练、家属参与护理。
医院特色:多学科协作,护航高龄手术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长期致力于老年骨关节疾病的综合治疗,形成以下优势:
MDT模式:联合麻醉、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为高风险患者定制方案。
快速康复(ERAS)体系:通过围手术期优化管理,减少应激反应,加速功能恢复。
人文关怀:医护团队注重患者心理疏导,家属全程参与治疗决策,提升治疗信心。
济南市一院骨科作为特色专科,涵盖关节外科、创伤外科、脊柱外科以及手足外科四大专业领域。年手术量约1500余例,关节置换年手术约550余例,其中反式肩关节置换手术走在了省级医院前列,并开通了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房,对复杂的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极大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科室配备先进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借助其前沿技术开展大量机器人辅助手术,极大地提升手术精准度。此外,还配备专业的关节镜及孔镜设备,凭借微创优势,为肩膝关节病及颈腰椎突出患者减轻痛苦。科室人员梯队构建完善,为优质医疗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孙镇镇 通讯员:刘雯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
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4个血栓的“报警信号”要重视!|每日健康04-20
39岁年轻父亲患癌,手术心切的他为何被医生紧急叫停?04-17
盒马:助力喀什产业升级 多领域成果显著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