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经验、证书、学历“混战”,养老服务就业市场更看重什么|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0:55:00    

针对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不宽、教育培训不系统、专业能力有限等发展困境,近年来,教育部、人社部等部委相继出台新政,支持职本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增设新职业,加大社会面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比如,3月中旬,教育部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

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已设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护理、社区康复、医养照护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相关专业。2023年,中职相关专业布点1700余个,高职专科布点1600余个,职业本科布点9个。

与此同时,随着多地逐渐将养老护理专业技能培训纳入政府补贴范围,连年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投入力度,社会面养老护理员培训规模也逐渐扩大。

当不同来源的养老服务人才入市后,拥有不同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职业技能证书的院校学生、社会就业人士进入就业市场,谁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多证并存

当前,教育体系对养老及公共管理专业划分的颗粒度日趋精细化,用人市场却还比较粗放,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面临重叠度较高的现象,这也导致如果相关专业毕业生希望最终流入养老市场,往往还需要在校期间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和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宋卉对第一财经介绍说,在职业技能证书方面,大致可分为教育部门主导颁发的“1+X证书”和人社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二者有一定重叠。

2019年,教育部在院校启动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1”即学历证书,“X”即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首批启动试点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老年照护。经过六年发展,如今,在老年护理之外,X证书在养老服务领域还包含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老年康体指导、医养个案管理、老年慢病膳食调理等。

人社部门颁发的证书则包含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护理员、长期护理员、公共营养师以及家政服务员等。去年,人社部又进一步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了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

宋卉表示,X证书通常由企业牵头发放,主要针对在校生开展某项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鉴定标准的规范程度不一,目前看,一些X证书在就业市场的增值作用可能未达预期;前些年开始,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由政府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转为由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但需经过当地人社部门备案和监管。总体而言,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在用人市场认可度仍然较高。

除此之外,2024年2月,人社部与国家医保局还联合颁布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目前多地人社部门正在着手实施“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证书项目。

有业界观点认为,繁多的证书使得人才选拔变得复杂低效,建议相关部门推动行业组织及培训机构共同合作,建立多证互通机制。

逐渐形成职业梯度

由于养老服务市场人员缺口大,以养老护理员为例,在人社部与民政部2019年联合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中,相较于2011年版标准,放宽入职条件,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

当部分职业入职“门槛”降低,职校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是否会加大?其从业获得感是否会降低?对此,多名受访高校师生和机构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上海立达学院护理学院院长李荣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养老护理还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供小于需”市场。在此背景下,尤其是经过专科院校系统化培养的老年护理、养老管理方向的学生,“可能还没毕业,就在实习期间被养老机构预订了”。与此同时,由于养老护理的市场长期良莠不齐,而教育体系相关专业开设时间还不长,一些高职和本科专业近一两年才迎来首届毕业生,所以还有很大的高质量养老需求空白待填补。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持相近观点。他告诉第一财经,近年来,尽管养老领域职校生供给增加且行业门槛降低,但职校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并非源于供给过剩,而是与行业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目前,许多毕业生因薪资偏低、工作强度大及社会认可度低而观望是否从事养老产业。尽管社会人士涌入填补基层岗位,但专业化岗位(如健康管理、智慧养老)仍依赖职校生的技能优势。

宋卉认为,对于养老行业而言,之所以现在通过教育体系输送的人才和社会就业人士区分度不大,是因为还处于人才建设初期阶段。职校毕业生相当于养老机构的“管培生”,她们可能最初几年在一线与“4050”一样从事最基础的照护工作,但在之后职业发展道路中,由于拥有系统的知识储备、更开阔的视野、较强的学习能力等优势,往往可以更快进入管理岗、教学岗,乃至创业。

慈爱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企合作负责人闫蕾认为,中长期来看,养老市场会逐渐形成职业梯度,比如分为基础生活照顾与技能类、整合照顾类、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心理社会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领域加速应用,年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会拥有日趋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也有多名受访养老机构的一线护理人员和管理者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4050”预计仍将是养老服务市场的主力军。比如,在专护以及失能失智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护方面,他们可能比年轻的职校毕业生更合适。在市场和政策双重推动下,这些“4050”的技能水平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也会取得显著提升,同时拥有经验和技能、更能吃苦且更有定力的中年群体并不会被市场淘汰,相反会更受青睐。

相关文章:

美国宣布将对墨西哥进口番茄征收逾20%的反倾销关税04-15

在亲近泥土中激活学生“爱农”基因04-15

经验、证书、学历“混战”,养老服务就业市场更看重什么|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04-13

开展反诈活动 现场为居民止损5万元养老金04-13

凌晨!全线大涨,发生了什么?04-12

新“国九条”实施一周年: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04-11

机构:预计2029年中国游戏云市场将达到26亿美元04-11

衰退阴霾笼罩 美国“股债汇三杀”再次上演!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