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广东惠州说唱歌手揽佬的《大展鸿图》采样粤剧《帝女花》唱腔,搭配孟菲斯嘻哈节奏,以月听众302.2万的成绩超越周杰伦,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榜首,成为现象级音乐人。
与此同时,江梓浩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节目中自嘲:“我手上有两个多小时粤语段子,但来这个破节目,一分钟都用不了,没有人听得懂。”当晚,他的第27场纯粤语栋笃笑专场在广州座无虚席。
而在音乐圈,来自广东清远的Yamy,凭借一首《卖荔枝》将经典粤曲与现代说唱融合,唤醒广东人刻在骨子里的DNA,成为粤语文化破圈的又一股力量。
这群年轻人正用行动宣告:粤语传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市井街头的生动演绎。
文化轮回的载体革命:当神曲采样粤剧,栋笃笑引爆剧场
2025年岭南大地正在经历一场文化传承的静默革命。曾经被年轻人视为“过时”的粤剧唱腔,如今正“换装”存在于新的传播载体。
在揽佬的说唱歌曲《大展鸿图》中,歌曲开场三秒,粤剧电影《帝女花》哀婉的“雾烟暗遮世外天”唱腔瞬间将人拉回1957年,随即被轰然切入的“孟菲斯风格碎拍鼓机”打破。
“第一次听时觉得好土,第二次跟着抖腿,第三次已经会唱粤剧部分了——这大概就是文化基因的力量吧。”一位00后网友在歌曲评论区写道。这首被贴上“土嗨”标签的神曲,让全球不同肤色的年轻人在TikTok上创作二创视频,形成一种 “无须翻译就可以获得共情”的新型国际交流。
相比此前《科目三》的海外出圈,《大展鸿图》在MV和歌词内容中都加入了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唤起不少网友的集体记忆。
歌词开头第一句“别墅里面唱K”便点出了广东老板典型的娱乐休闲方式。此外,诸如水池里养的象征好运的风水鱼银龙鱼、茶具、象征身份的劳力士手表、AMG豪车、大师题字、关公像以及檀木家具等,都是潮汕一带乡村老板的标配。这些密集而鲜活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极其真实、接地气且充满怀旧与自豪感的广东生活图景。它们瞬间引发了本地听众的强烈共鸣。

《大展鸿图》MV里的画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揽佬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短视频平台就没有我,是这个时代让我火了,如果不是这个时代,你们都看不到我。”
时代在变,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变,传承不是消失了,而是换种方式存在。
在粤语脱口秀——栋笃笑剧场里,江梓浩的回归更具象征意义。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讲了七八年普通话脱口秀的他,去年决定回到广东做纯粤语专场。“憋着一口气”的他不到半年开了30多场,即将挑战600人剧院。
江梓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能用粤语讲栋笃笑实在太开心了”。这声感叹的背后,是七年在外“水土不服”的挣扎。
2025年《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中,江梓浩的一篇关于粤语保卫战的稿子在网络广泛传播,引发不少大湾区观众的深切共鸣。“这个段子的角度选择得真好,表达也很接地气,捍卫方言文化和发扬八卦精神比肩齐飞。”

江梓浩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中表演“粤语保卫战”相关的段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Yamy则选择在音乐中架桥。这位广东女孩在2021年与虚拟偶像星瞳合作的《HEA!狮舞》中融入粤剧唱腔,歌词里满是“叹早茶一盅两件”“醒狮昂首”等岭南生活意象。四年后,她的《卖荔枝》再次将经典粤曲与现代说唱完美融合,展现粤韵风味十足的市井景象。
她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粤语非常美,有九声六调韵味十足,但是粤语说唱其实很难写,它比普通话更难写,可是它又非常适合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我每次创作都非常兴奋。”
她与揽佬都不约而同的将上世纪50年代的粤剧经典曲目《帝女花》融入说唱歌曲。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关注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也体验到了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碰撞的绝妙化学反应。

清远哥手Yamy在说唱节目中演唱粤语rap《卖荔枝》。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都、N视频记者在观察他们的集体爆火时察觉,传统从未消失,只是在等待新的表达方式。当粤剧唱腔通过说唱节奏重生,当栋笃笑演员在剧场引爆乡音狂欢,文化轮回的载体已完成从戏台到手机、从茶馆到短视频的迁徙。
行动派的破壁实践:从自嘲到自信的进击之路
这群年轻人对粤语的守护,远不止于口号。江梓浩的选择最具代表性——从“普通话讨生活”到“粤语寻自我”的转变,折射出新生代文化传承者的行动哲学。
在上海讲普通话脱口秀时,江梓浩始终感觉“隔着一层纱”。2024年,当他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再次“一轮游”后,创作瓶颈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道路。同时,他注意到广州有栋笃笑演员在没有上节目“刷脸”的情况下,专场票依然卖得不错。
“粤语栋笃笑生态比上海落后3至5年”江梓浩此前的观察直指行业痛点。全广东仅有约10-15个常规进行栋笃笑创作的演员,他们多数还需靠普通话演出“帮补生计”。
面对这样的环境,江梓浩没有等待生态完善,而是选择直接下场:半年30场专场的强度,硬生生在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
揽佬的突围则更为“草根”。这位1998年出生的惠州男孩,曾经为了生计,做过电力工人,当过带货主播,甚至给“老干妈”卖过货。但即便生活再难,他对说唱的热爱从未熄灭。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尝试用“念经说唱”的方式,结合自己熟悉的惠州方言,突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极致本土化的孟菲斯风格。2023年,他凭借一首充满惠州特色的说唱歌曲和同名专辑,一举拿下当年最佳说唱新人奖,让整个说唱圈都看到了中文说唱本土化的无限可能。
他将叉烧包、碱水粽、啫啫煲等市井生活元素写入歌词,展现了一种草根阶层的自信与张扬。这种“土”恰恰成为歌曲最真实的力量,意外击中了全球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得罪君子我看不起”“鸿运不能总是当头”——歌词中这些闽粤父辈的传统观念和精神追求,让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听到时热泪盈眶。没有奢侈品堆砌,没有空洞口号,只有真实可触的生活记忆。
清远女生Yamy也不忘自己的来时路,她向南都、N视频记者形容自己为“远赴家乡,在外打拼的孩子”,一首代表清远区号的说唱歌曲《0713》,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刻画其中。在说唱歌曲《卖荔枝》中,她延续了粤语与说唱的融合实验,让经典粤曲在现代旋律中焕发新生。

Yamy接受南都、N视频的专访,讲述粤语rap歌曲《卖荔枝》背后的故事。图片来源于南都、N视频
这三位年轻人的行动证明:文化传承不是怀旧者的守望,而是创新者的实践。
新生代的挑战与突围:方言断代危机
新生代的文化破壁之路布满荆棘。江梓浩面对的粤语栋笃笑生态困境只是冰山一角。在广东人的认知中,栋笃笑几乎等同于黄子华——这位30多年前将Stand-up Comedy引入并译为“栋笃笑”的鼻祖,至今仍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黄子华打下样本的同时,也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新演员不仅要面对市场培育的难题,还要承受与传奇比较的压力。
更深层的危机是方言断代。随着普通话普及,许多广东家庭的儿童已不能流利使用粤语。“粤语的市场就是没有普通话的大,我栋笃笑做得再多,最多也就占职业生涯的三四成。”演员鸡翅曾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道出行业困境。
揽佬面对的则是文化价值的质疑。当《大展鸿图》火爆全球时,批评声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这是“糟粕文化”,不值得传播。湖北日报评论员常少华曾对此犀利反驳:“‘土嗨’并不等于低俗**,一些‘土嗨’歌曲其实有一种真实的生命力,反映草根群体的心声和渴望”。
而Yamy也未曾幸免,关于她将粤语rap与粤剧的融合是惊艳还是突兀的讨论层出不穷,在说唱节目中,她也未曾得到导师的票数,最终在pk环节输给了对手。
这条大船能否行稳致远的抵达远方,或许还需走过很长的路。而粤语新浪潮的深层意义,更在于一种文化自信的觉醒与重释。当《大展鸿图》在全球飙升榜进入前50名时,当江梓浩在600人剧场引爆粤语笑声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旋律与节奏,更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广州某剧场后台,江梓浩对着镜子整理西装,准备他的第31场粤语栋笃笑。台下坐满的观众中,有人专程从东莞开车赶来,只为听一场“同声同气”的演出。
《大展鸿图》在东南亚某国的翻唱版登上当地热榜。而在音乐平台,一位北方网友留言:“虽然不懂粤语,但那段戏曲采样莫名上头”。
Yamy的《卖荔枝》虽在节目中输掉了比赛,但在节目后台,知名说唱歌手墨龙在Yamy的vlog中称,歌曲虽在节目中输了,但却赢得了人心和市场。
文化传承的本质,不是将方言锁进博物馆的玻璃柜,而是让它活在街头的节奏里、剧场的笑声中、手机屏幕的千万次二创里。当年轻人用说唱节奏重释粤剧唱腔,用栋笃笑段子解构广府生活,用短视频传递岭南意象,他们证明了:乡音从未老去,它只是换上了时代的新衣。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熠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 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07-12
记者观察|银龙鱼跃顶,栋笃笑炸场,乡音披上了“电音战袍”07-12
保定市备案博物馆数量河北居首 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07-07
以文学之笔,让文化传承落地生根 四川日报连版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第八十八期07-04
区势丨一支琉璃笔,洞见博山琉璃文旅潜能07-02
广东南粤银行:董事长徐茹斌任职资格获批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