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人大多只知岭南天地,不再提起东华里。一街之隔,商业的归商业,喧嚣繁华;文化的归文化,铁门仍紧闭。曾经的“佛山第一街”,何时复归来?
佛山市中心的东华里古建筑群已封闭修缮多年,它何时能够对市民开放?这是很多佛山人一直默默关注的问题。
东华里古建筑群在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片区启动三旧改造,期间历经18年的动迁、围蔽、修缮。近日,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回应南都:截至2024年,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修缮工程已完成,工作重点转向文物活化路径探索,目前计划进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南都从知情人士处得知:由于活化方案仍待上级审批通过,东华里开放时间无法确定。

记者实探:封闭十余年后,东华里主街修复成型
车来车往的佛山市禅城区福贤路,一侧是热闹的岭南天地,另一侧是沉寂许久的东华里古建筑群。4月24日,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印有“东华里”3个字古色古香的牌坊巷口,一扇铁门常年上锁,将其与外界隔绝。透过门缝,可以见到东华里主街已修复成型。

东华里巷口,一扇铁门常年上锁。左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示,右侧贴着标语:严禁在此地随地大小便。
2023年12月底,南都记者曾走进围蔽多年的东华里。巷口铁门打开后,只见东华里主巷及两侧的建筑已经基本修缮完毕,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收尾。青石板路、岭南建筑的趟栊门、墙头金玉满堂的瓦当,以及屋檐精美的砖雕,均按修旧如修的原则进行了修复。主街两旁有部分已修缮好的建筑,门口挂着“三期7号楼”等标识牌,主巷最尽头的墙头,仍旧爬满荒草。

东华里古建筑内部。摄于2023年底
当前,该片区四周仍然被高高的绿色围挡遮蔽,围蔽区约有1/2个岭南天地大小。东华里古建筑东南方向的“区家庄”展露新颜,不过是空置状态;片区内除福贤路侧有两家商铺经营外,周边的禄盈路、锦荣里等道路行人稀少。

4月24日下午16:25,祖庙街道东华里围蔽区北侧的路口。
梳理东华里片区的开发保护史,可追溯至禅城区在2007年前后启动的祖庙-东华里改造项目。2007年底,佛山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地块挂牌竞价,香港瑞安集团旗下的8家公司以人民币75 .1亿元成交价联合竞得该片区超过51万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2014年向碧桂园出售部分地块;2021年将部分地块退予禅城区政府)。该片区内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就是其中古建筑最密集、文物规格最高的一片区域。


高空俯瞰东华里古建筑群。
2012年,位于改造片区核心地段的岭南天地开门迎客,但在2007年至2018年的11年间,一街之隔的东华里未有正式施工消息传出。直到2018年11月,禅城向外界释放信息:东华里古建筑群一期工程已动工,二三期正在推进中,计划3年内修缮完成。
彼时,瑞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华里片区古建筑群修缮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邀请专业机构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修缮方案,再层层上报,最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再动工修缮。
对于项目进度,祖庙街道回应:截至2024年,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并验收通过,累计修缮面积约1万平方米,恢复了如锅耳封火山墙、水磨青砖墙体及花岗石条铺砌路面等清代古街巷的岭南建筑风貌。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记者获取的一份《东华里街区(17a地块)项目历史文化资源评估调查》文件中信息显示,围蔽区内,除东华里古建筑外,还有26550平方米的地块待开发利用,其中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东华里街区(17a地块)项目历史文化资源评估调查》
曾经的“佛山第一街”,东华里为何“非救不可”?
东华里原名“杨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至清乾隆年间更名为“东华里”。在100多年前,这里是佛山“第一街”,是佛山名门望族、达官贵人聚居地,“晚清八大名臣”之一骆秉章等历史名人曾在此居住。
资料显示 ,东华里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街道,保留清代时期风格各异的住宅建筑,全长146.4米,其中主街道长112 米,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东华里建筑精美,岭南文化特色浓厚。
对于老佛人来讲,东华里还浓缩了佛山“半城烟火半城人情”的市井文化。从小居住于东华里片区的阮嘉民回忆:“我所读的托儿所、学校,去过看病的医院都在东华里附近,上下学的时候,经常会坐在爸爸的后座上穿过东华里古巷,当时的房屋是草绿色的,路面上铺了石板,充满生活气息。”

封闭前充满生活气息的东华里街区。
他也表示:老城虽然充满了文化和回忆,但居住环境较差,确实需要统一规划、挖掘和活化。
“站在市民角度,我希望东华里早日开放,这是我的愿望。”阮嘉民说,“这里既承载了老佛山的城市记忆,又有历史文化和鉴赏价值,长期围蔽的东华里、花王庙、忠诚当铺等历史建筑都是禅城不可多得的宝贵文旅资源。”

五一期间,岭南天地游客密集,一街之隔的东华里古建筑周边冷清许多。

修复完成,但长期被围蔽的花王庙。
显然,佛山市各级政府也深知东华里片区的保护价值。2007年,禅城在东华里片区启动“佛山史上最大的三旧改造工程”,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动迁9000户近3万居民,是当时的“一号工程”。
不过,此后东华里仍旧未对外开放,其间竟出现了一些可能有历史价值的物品被盗窃的现象。佛山日报2016年报道,清代名臣——骆秉章后人祖宅中百年趟栊门的铜轨、清代收纳式书桌的古铜配件等物件失窃。“那都是古董文物,从乾隆时期代代保存至今。”当时骆氏后人对媒体表示。

2009年,经历动迁后的东华里。摄影:唐美
2018年东华里修缮工程启动时,时任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领导表示:东华里是佛山历史文化的印记,传承着佛山人的故事,是禅城的根和脉,禅城将切实把东华里修缮工作做细。
2022年,禅城启动“佛山古镇”建设,提出要以祖庙圣地为核心,以东华里古建筑群为产业依托,打造““一轴一核六片区”一站式文商旅体验。
从区域发展上看,东华里与不远处的4A级景区佛山祖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毗邻成熟的商业街区岭南天地,同时近距离连通任围、塔坡等文化片区,是打通佛山古镇全局规划的关键节点。

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祖庙—东华里街区处于重要地位。
但,因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目前东华里既无法吸引游客发挥经济价值,也难以发挥文化传播功能。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学教授周彝馨认为:东华里的建筑质量很高,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从文物的物质保护、活态保护、文化保护三个层面方面来看,当下的东华里都存在欠缺。
“市中心的全国文保单位”何时开放?祖庙街道回应
为何价值如此之高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曾耗费极大人力物力改造的重点工程始终未能开放?据公开报道,因东华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修缮工程的规划和方案,需要由禅城区上报佛山市,再由市上报省,最后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审定后才能动工。
据官网公开信息:2013年,广东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提交《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的请示》;2014年,国家文物局对该规划提出多条意见,认为“其偏重以建设内容为主导,规划的立场、理念和技术路线等与文物保护规划有一定差距,应予认真修改和调整”;
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示广东省文物局递交的《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古建筑群抢险加固及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认为“所报立项工程性质不明,前期工作不足,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不充分,暂不同意东华里古建筑群抢险加固及修缮工程立项”;
2015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东华里古建筑群一期修缮工程立项”;
2016年2月2日,国家文物局就广东省文物局报送的《关于再次报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的请示》再次批复,要求再按照七大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另行报批;
2017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所报修改后的东华里古建筑群保护规划”。

图源:国家文物局官网
广东省文旅厅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省文物局分别在2020和2021年批复“原则同意东华里古建筑群三期个四期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
漫长等待中,东华里杂草丛生,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对于修缮进度,祖庙街道回应:截至2024年四期工程已修缮完毕。
当前修缮告一段落,东华里何日能够开放面世?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市民对这个问题尤为关心。祖庙街道表示:目前,工作重点已转向文物活化路径的探索,计划先对东华里古建筑群1-4期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水、电设施,其后探索还原清代佛山手工各行各业情况的活化方向,恢复清代东华里盛况。
2024年的媒体公开报道中透露:东华里古建筑群正酝酿打造引入声光电技术的大型沉浸式演艺项目,预计将以实景剧场的形成对公众亮相。
对于该活化方案的审批进度及要点,南都已向广东省文物局递交采访申请,正等待其回复。
南都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东华里水电未通,厕所等公共设施欠缺,不具备开放条件。活化方案正在经省文物厅审批和进一步修改,等待方案确定后还需进行新一轮改造,预计近期无法开放,开放时间也存在不可预测性。
微评:东华里的重生和回归,亟需一份决心和更多社会关切
18年,足以让孩童长成青年,却未能让一条市中心的国家级文物古街重焕新生。文物保护从来不是真空里的行为艺术,被铁门封锁的锅耳墙与水磨砖,既隔绝了市井烟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切断了文化传承的脐带。东华里18年未走出深闺,无论对城市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传承,乃至市民的福祉,都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东华里的重生和回归,亟需让文物回归公共生活的勇气和决心,亟需科学的且一以贯之的统筹规划,以及不折不扣的落地实施。当前,市民期待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东华里早日归来,我们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它的活化进程中来。
统筹:李平 何惠文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唐宇松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孙振凌
相关文章:
动迁、围蔽、修缮18载,佛山“国保”东华里何日开放?05-06
献礼五一!山东电建一公司承建徐家渡220kV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及新津-徐家渡线路工程顺利完工送电05-03
跟着赛事去旅行!狮王争霸在听音湖巅峰对决05-02
【AI视频】检徽之下·正义之手05-01
赤水金钗石斛亮相粤黔协作帮扶促消费“1+8”现场展销对接活动05-01
广东: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