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中国救援队驰援缅甸,续写中缅胞波情谊 | 新京报快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16:59:00    

2025年3月29日,救灾物资随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起飞赴缅甸地震灾区。图/新华社

发生在缅甸的“3·28”强烈地震牵动人心。

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缅甸遭受震灾向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致慰问电表示,中国和缅甸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深厚。中方愿向缅方提供需要的帮助,支持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同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此前,云南省地方救援队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台套,已星夜包机抵达缅甸强震灾区,成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队。

此次缅甸7.9级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10年来大陆最强地震,目前已致千余人死亡。

当此艰难时刻,来自中国的救援、医疗力量迅速集结,驰援缅甸,既是对缅甸政府向国际社会求援的积极回应,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也是一直以来中缅友好的具体体现。

一方有难,义当奋力救援;大震当前,皆应携手抗震。搭把手、拉一把,就能挽救更多生命、减少更多痛苦。更何况,中缅山水相连,国境线绵延达2100多千米,两国人民世世代代毗邻而居,有着深厚悠久的胞波(兄弟)情谊。

进入新时代,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项合作的深化,很多华人赴缅、在缅工作生活。地震面前,中国迅速施以援手,本身也是在续写中缅胞波情谊。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目前震灾现场十分混乱,大量倒塌的房屋下仍有生命存在,有曼德勒省华人表示,废墟下有很多求救声,此外,很多受伤人员也亟待得到医疗救助。

凡此种种,均有待于专业的救援队以及医疗服务人员尽快入场,力争抓住关键的“黄金72小时”,与天灾争取存活机会,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

随着中国救援医疗队等外部专业救援力量的陆续抵达,相信灾区一切会好转起来,居民生产生活秩序能尽快恢复。

大震当前,当地华人也纷纷行动起来,自救和救人,令人感动。据媒体报道,在灾害最严重的曼德勒,商家们把水和食物放在门口供人们使用,而很多华人和当地民众一起参与救援。

每一次自然灾害,都是对人类应对能力的一次考验。灾难不可避免,唯有人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和损失。

在这个危难时刻,中国救援队一方面要义不容辞,勇毅前行;另一方面也要做到科学施救,特别是考虑到发生余震的可能,有关各方应充分做好各种准备。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陈毅元帅当年在《赠缅甸友人》中写下的诗句,是中缅友好的真实写照,也点明了双方同甘共苦的渊源。

唯愿在中国救援队等各方的帮助下,让此次地震中的伤亡尽量少些,也让当地民众能早日恢复秩序、重建家园。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军

相关文章:

该重新定义的,是车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04-0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04-02

总台现场直击丨缅甸震中受灾严重 救援队纷纷运送救援物资04-02

吉利德科学:多地裁员,中国情况未明04-01

枣庄市中医医院:解码生命热线,120急救电话的黄金沟通法则04-01

带来一项长期发展计划,这个来自瑞士的企业要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04-01

外交部:美粗暴干涉西藏事务严重违反国际法04-01

中国海警:海警舰艇编队按一个中国原则环台岛执法管控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