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陪审员参审典型案例,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值得关注。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余华英拐卖儿童上诉案,并于当日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余华英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图据视觉中国
被告人余华英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伙同他人长期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租住房屋熟悉当地环境,物色孩童进行拐卖活动以此获利。余华英共拐卖儿童17名,造成12个家庭骨肉分离。多年来,被拐儿童的父母为寻找子女颠沛流离,有的因寻找子女未果抑郁而终。余华英犯罪行为持续时间跨度长、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贵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23年9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2023年11月,检察机关在二审审理中提出,案件一审后又发现余华英有被遗漏的犯罪事实,建议发回重审。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二审裁定,发回重审。2024年10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随机抽取4名人民陪审员与3名法官另行组成七人合议庭重新审理本案。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人余华英拐卖儿童17名,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后余华英不服提起上诉。2024年12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对余华英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据介绍,参与审理本案的4名人民陪审员来源广泛,均是从事调解、社区管理、企业管理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开庭前主动阅卷,庭审时认真听审,协助梳理案件事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度参审,认真履职。本案审理期间,人民陪审员利用在社区、企业工作的经验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在合议庭评议阶段充分反映群众呼声。
人民陪审员提出,余华英拐卖儿童剥夺了孩子们本应享有的幸福童年和成长权利,给被拐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悲剧,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仅触犯法律法规,更违背天理人伦,主观恶性之深令人触目惊心,建议应予严惩。人民陪审员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把对公序良俗、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感受融入参审过程中,在查清案件事实、依法定罪量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案的审理还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全民普法课。
案件宣判后,4名人民陪审员积极延伸职能,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以案释法,参与普法宣传,帮助群众提高“识拐”“防拐”意识,进一步认识到拐卖儿童犯罪危害之深、司法打击之严,共同营造抵制拐卖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未成年人保护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李彬彬

相关文章:
陈晏,在贵阳市市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02-22
证监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系统性、隐蔽性、复杂性特征越发突出02-21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今年全国反垄断工作: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02-21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许安决定逮捕02-21
证监会:去年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