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AI变局:大规模普及AI教育,打造教育大模型丨2025全国两会前瞻
2025-02-28 18:30:00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人工智能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注定会成为热点。而“AI+高等教育”,也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点领域之一。2025年,民盟中央拟提出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等建议。据报道,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于春水等代
-
康复大学与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培育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2025-07-05 14:39:007月4日,康复大学与海尔集团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大健康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展开深度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未来将通过整合科研资源与产业优势,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董尔丹,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
多一些“乐高式”,少一些“流水线”: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谈人才培养
2025-03-06 18:36:00今天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发言中谈到创新人才培养,引发思考与共鸣。培养敢创新、会创新的人才丁奎岭说,创新本是一个日新月异、千帆竞发的过程,可现在的人才培养,很多时候是“静态的”“内卷的”——培养计划长期不变
-
清华大学2025年将适度扩招本科生 重点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2025-03-02 16:06:00记者2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据悉,该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人工智能正与社会加速融合,
-
五邑大学机自学院:搭建新工科培养体系,培育新一代“工程师”
2025-07-07 12:45:00Transparency如何培育出适应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成为高校理工学科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之一。记者近日从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自学院”)获悉,该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完成的《需求导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以大湾
-
委员通道|傅小云:在实践中帮扶医务人员成长,培养临床自信
2025-03-10 11:46:00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天(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说,为了提升西部地区、脱贫地区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国家持续实施“千县工程”,开展组团式医疗人才支援帮扶,支援西藏、新疆、青海地区医院和国家乡村振
-
AI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建言安全监管和人才培养要跟上
2025-03-05 06:43:00今年全国两会,围绕人工智能(AI)与产业融合等话题,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其中,建立健全AI在细分行业的使用标准,加快AI人才培养的讨论声量最大。人工智能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造假问题等也被代表委员高度关注。(证券时报)
-
两会院士说|方复全:教育要因材施教,打破人才“标签化”认知
2025-03-10 17:48:00如何让教育不再“内卷”?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如何让爆火的“人工智能+”科学赋能教育?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要从社会层面打破对人才的“标签化”认知,教育要因材施教,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多类型的专业型人才。全国人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新技术的涌现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2025-03-05 11:45:00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了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有记者提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最近一段时间,深度求索DeepSeek、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前新
-
河南开展全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2025-04-02 15:17:00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报讯(记者 张利军)探索人工智能(AI)情景式教学、构建学生成长数字档案、开展全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按照“基础教育探索,职业教育突破,高等教育推广”的定位,科学稳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