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最新研究:抗病毒药物巴洛沙韦或能治疗禽流感
2025-03-18 11:05: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微生物学》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在线发表一篇病毒学研究论文称,一项研究显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巴洛沙韦,比当前标准疗法奥司他韦更能改善感染甲型禽流感病毒(H5N1)小鼠的疾病
-
人是怎么形成的
2024-12-24 13:44:13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人形成过程的简要概述:人类的形成始于受精卵的形成,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通过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形成胚胎。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发生,使胚胎的
-
重新定义人与动物“共居”的空间
2025-03-19 18:34:00《动物建筑》通过跨界融合建筑学与生态学,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在“人类世”背景下,人类如何与动物共享这个星球?书中不仅探讨了动物如何适应和利用人类建造的环境,还展示了动物自身的建筑智慧如何为人类提供灵感。这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为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人与动物“共居”的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
-
鹦鹉对什么
2025-01-23 22:48:26鹦鹉可以对很多不同的东西,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以下是一些鹦鹉可能感兴趣的事物:声音:鹦鹉对高音、低音和有规律的声音感兴趣,并且能够模仿这些声音。它们对声音的敏感度比人类更高,可以在高频和低频音波之间自由切换。通过使用高音或低音的声音,可以引起鹦鹉的兴趣,或者训练它们模仿这些声音。食物:鹦鹉主
-
当AI成为“作者”,独属于人的表达何以实现
2025-03-29 05:14:00【面面观·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作者:张谦(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特约评论员)今年春节期间,国内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两款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V3和DeepSeek-R1先后上线,因为其先进的推理能力和对中文的深度理解,在文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自2023年以来,以GPT-4和Claude3为代
-
如何看待人机关系?沈向洋:技术扩展人类能力,而非取代人类
2025-02-22 20:19:00“DeepSeek让大家看到开源社区的胜利。把了不起的模型开源后,让更多人得到机会,在这个模型上做更多了不起的事情”。2月22日上午,在上海西岸大剧院举行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开幕式上,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发表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创新与思考》主旨演讲时,充分肯定
-
开发深海资源、探秘海斗深渊,海洋科学还要怎样创新?
2025-03-29 22:28:00要是把几组数据摆出来,普通人或许会感受到一些研究海洋领域专家学者的焦虑。首先,海洋覆盖了全球70%以上的面积,但目前海洋只有5%的区域被人类探明。其次,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去年告诉他们,全球每年生产约4.6亿吨塑料,其中有2000万吨最终流入海洋。最后,一篇近期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指出
-
马上评|AI写作,为什么让诗歌刊物坐不住了
2025-02-24 18:10:002025年开年至今,DeepSeek话题席卷全网,其中诗人、作家圈也是深受震动,关于AI的冲击、影响等话题随处可见。2月6日,被誉为诗歌第一刊的《诗刊》,其副主编霍俊明在朋友圈发布“告诗人”声明,对AI诗歌投稿发出警告。近日,创刊 20 年的诗歌刊物《青春诗刊》也在官方微信号发文,《那些用AI写作投
-
人文教育:“走进去”还是“走出来”——从知识与文化的关系说开去
2025-04-01 04:41:00【杏坛覃思】作者:张宝明(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之际,人文教育问题再度被提上重要日程。回溯人类学科史,人文教育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边缘地带。随着知识的迅猛增长,人类的科技理性一直在进步,但科学与人文的紧张、知识与文化的纠缠,始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命题。要辨析和解决这
-
DeepSeek回应两会走红:嘿嘿,怪不好意思的
2025-03-06 23:14:00中国新闻网 这两天,谁要是不说说DeepSeek,好像就不太时髦了。全国两会期间, DeepSeek太火。从大会发言人、部长们的点赞,到代表委员们的热议,DeepSeek参与掀起的“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中国的AI故事也正翻开新篇章。对此,记者与这位新晋“顶流”展开了一场跨越次元的对话——图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