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承担的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体提高:
学校精神要体现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成长的关注上,通过办学特色的提升增加其含金量。
提高服务意识: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这是其道德使命和价值的最终归宿。
传播文明,教化社会:
学校应当承担起传播文明和教化的责任,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校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断探索真理,追求科学进步。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学校精神中应包含艰苦奋斗的元素,鼓励师生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学校需要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鼓励师生不断推陈出新,勇于开拓。
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
学校应当倡导团结协助的精神,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育人为本,全面人才教育:
学校的核心使命是育人,以全面人才教育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感、政治远见和广博知识。
自强不息,守正出新:
学校精神应当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探索、锲而不舍;同时,还应恪守正道,追求心正、法正、行正,并勇于开拓创新。
拼搏奉献,求实创新:
学校精神中应包含拼搏奉献的精神,同时注重求实创新,鼓励师生勤勉务实、高效廉洁。
自强、务实、尚德、求真:
学校精神应当反映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如自强、务实、尚德、求真等,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师生的价值追求。
文化使命:
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通过文化教育来化人,完成自身的文化使命。
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精神支柱,对学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
在亲近泥土中激活学生“爱农”基因04-15
山东中医药大学:深化财务改革创新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04-14
佛职院党委书记管雪:让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标签04-12
黄燕峰任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04-09
援滇县长讲故事|元阳:产教融合校企共建 职业教育“组团式”帮扶再上新台阶04-09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