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维修 实时讯息 生活常识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中高考落幕:学校气质铸就“显眼包”本色,考分之外的教学评价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9:55:00    

广州中高考散场,时有学生接受媒体采访,内容出圈,被冠以“显眼包”之称。学生受访时的表现如同一面三棱镜,折射出不同学校教育的底色。有的“显眼包”成为学校行走的“招生简章”,有的却深陷争议漩涡、倍感压力,只能求助媒体删稿。

当话筒递向青春,少年们脱口而出的每个字词,都是母校教育哲学最生动的注脚——这所校园真正信奉什么、追求什么、又最终塑造了怎样的灵魂,皆在此刻展露无遗。

表达不仅关乎技巧,更系于品格,收获好评的 “显眼包”们有个共同特点:言论得体又有分寸感、表达自己却不自我,充满自信而不自大,富有锐气却不令人感到冒犯。

各校虽皆教授考试之学,然而育人之道各异。面对统一的中高考,不同学校传授的知识内容或许一样,但赋予学生的精神气质与综合素养却可能迥异。这些特质绝非朝夕之功,也非刻意训练所能速成,而是学校长期浸润的结果。

“显眼包”现象的背后,大家容易忽略一个可以倒推的逻辑链:学生行为表现→教师工作状态→校长管理方式。尊重老师个性、平等沟通、多元合作、良性竞争、有爱包容、宽松自由的学校,往往能培养出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如且得体的学生。

因为,学校怎样对待老师,老师就会怎样对待学生。若校长对教师的评价仅聚焦于分数、升学率等硬性KPI唯分数论,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极易将这种单一、功利的压力传导给学生,关注点难免窄化为应试技巧与分数提升。

当教师自身处于被尊重、被支持的环境中,他们更能在课堂上真诚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在日常互动中自然展现出理性、平和、富有同理心的表达素养。这些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敏锐地观察、模仿并逐渐内化。教育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育要求,会深深烙印在学生心中,这正是学校气质在学生身上的投射。

今年的中高考落幕,但年复一年会有一届又一届的中考生、高考生,考场外的“显眼包”现象依然会在每年考试季上演,希望未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出现令人赞赏的“显眼包”。

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分数或有高低,但每个孩子都可以有高贵的品格、得体的言谈举止、坚毅的生命态度。或许,这是教育最应该追求的。

文|记者 蒋隽

相关文章:

中高考落幕:学校气质铸就“显眼包”本色,考分之外的教学评价指……07-02

带你认识大学专业 | 交通运输类专业学什么?未来就业方向是什么?来看专家、教师为你解答→06-28

大厂AI“围剿”张雪峰06-25

海淀区学校举办成果展“晒”出六年贯通培养课程体系06-22

《送你一朵小红花》献给炙热的青春06-21

美国将对所有赴美学生签证申请人进行网络审查06-19

杨陵交运铁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第四期学员结业上岗06-15

深大今年在广东招生5288人,新增1个院士班和4个特色班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