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是指 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通常是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基于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通常表现为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并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和享受劳动保护。
劳动关系的特点包括:
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主体资格受到法律的限定。
劳动关系是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与劳动过程紧密相关。
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即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劳动关系通常涉及劳动合同和事实劳动关系两种形态,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法律形式。
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的调整,劳动法通过干预劳动权利义务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平衡。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明确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维护劳动市场的稳定和和谐。
相关文章:
民生直通车丨怀孕能否调岗降薪?企业不缴社保要赔偿吗?两部门发布典型案例回应关切04-16
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怀孕调岗降薪 两部门发布典型案例04-16
主编有态度 |女教师临退休遭解聘:“没有合同工退休先例”本就不合理04-14
齐齐哈尔:微电影《守望》拿奖了!04-11
列国鉴·美国丨记者观察:更多美国人无奈“身兼多职”04-08
应急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安责险应当覆盖临时聘用人员、被派遣劳动者等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