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提及,一个名叫阮晓东的男子多次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机构研究员等名义进行有关活动。2月2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发布声明“打假”。 《新经济导刊》杂志社表示:阮晓东,系《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原编辑,已于2018年4月从《新经济导刊》杂志社编辑岗位离职,其从未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单位工作,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机构研究员,其各项活动与杂志社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均无任何关系。对其假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身份从事相关活动,杂志社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根据通报看,这名阮晓东,系《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原编辑,已于2018年4月从杂志社离职。虽然杂志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但其从未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单位工作,也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阮晓东在离职后冒用学者头衔、职务,混迹于多个单位、企业的工作会议、培训现场,大谈宏观经济、建筑行业管理,俨然权威专家,显然是瞄准了背后的“好处”,利用响当当的名头捞取讲课费、咨询费、顾问费等。明明是假学者,还能屡屡得手,当然有相关单位、主办方把关不严的原因。但更应该追问的是,这些工作培训、讲座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据报道,阮晓东曾以“建筑企业发展战新产业的机遇和路径”为主题给某城建集团授课。从新闻图片来看,阵仗还不小,一眼望去,台下密密麻麻都是企业的员工。建筑可是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工作中的严谨度更有极高的要求,既然如此,一个来路不明的人又如何能来指导企业发展?换言之,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公司办培训课程、讲座,未必是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更像是用来向外展示和表演的,甚至有沦为政绩工程的倾向。正因如此,像阮晓东这样的冒牌专家也就获得了表演的空间和舞台。目前,阮晓东原工作单位已对其进行严肃谈话提醒,强调不得再以中心研究员等跟中心有关的任何身份从事相关活动,今后如果发现使用跟中心有关的身份从事相关活动,将对阮晓东进行严肃追责。然而,如果沦为“表演”的工作培训、讲座还没有绝迹,“李鬼”学者就不会缺少钻营的机会。对此,相关企业、单位都应该加强把关、完善制度,而举办一些培训课程、讲座到底有没有必要和价值,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毕竟,如果培训讲座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没有实效,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广大基层员工的无谓“折腾”。
相关文章:
黄旭华女儿:鲜花会败,心意我们替父亲领着02-23
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400亿!成都高新区今年将从这六个领域发力→02-22
海南省委书记:打破地域部门单位身份限制,广开进贤之路02-22
这场座谈会上黄旭华女儿哽咽:鲜花会败,心意我们替父亲领着02-22
官方打假:阮晓东不是研究员02-22
马上评|假学者何以成为培训讲座的座上宾02-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阮晓东被打假:常混迹于官方主办讲座02-22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02-21